传染病死尸怎么处理?
动物一旦发病,经兽医诊断为传染病后,对病死的尸体应进行深埋或化制处理,切不可出售,更不能剥皮出售和出售其内脏。因为患传染病死后的尸体,体内有大量病菌存在,特别是血液、肝、脾、淋巴结及胃肠内含有大量的病菌。如对患口蹄疫牛肉、猪瘟猪肉或患炭疽的内脏都可传播给人而患病。特别是患炭疽病的动物其内脏更不能剖开,因为剖开后细菌立即繁殖并伴有大量芽孢产生,而芽孢有极强的抵抗力,一般消毒药均无法杀灭,而且带有芽孢的内脏在泥土中可存活几十年,人或动物一旦接触带有炭疽芽孢的食物(如病牛肉等)或土地即被感染患病。患病动物的皮在患病初期可以剥下进行消毒处理(用10%石灰乳浸泡一天)后食用或其他用途,但病死后其皮有多种病菌污染,再经消毒也难保证其无菌,因此同样不能吃、不能卖。
目前对患病后死亡的动物尸体一般采用深埋处理。具体方法是:首先选好地点,挖好坑,要远离住宅、河流、鱼塘、禽兽能接触到的地方,一般应距上述场所50-100米以上。挖好长宽深坑(根据死尸大小而定),在死尸入坑前在坑内撒少许生石灰,然后将尸体投入坑内,再加生石灰,在尸体上覆盖泥土高出地面一米以上,在坑的四周挖好排水沟,以防雨水流入浸泡尸体,达不到处理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