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狗狗驱虫用哪种?
体内外寄生虫分为蠕虫(线虫)和节肢动物两属,前者主要包括蛔目、绦目等;后者包括蜱目、螨目的寄生性昆虫。它们都是通过叮咬或消化道感染寄主,引起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。 其中,线虫类寄生虫的幼虫期在土壤中发育成幼虫后,可以钻入土壤内,当宠物狗或猫舔舐泥土或者砂土时,就可以将虫子吞入体内,幼虫随宠物消化道进入肠道并定居下来,吸收营养,逐步生长发育,最终成熟并产卵,完成一个生活史循环。
一般来说,体外的寄生虫主要危害皮肤健康,会引起皮肤瘙痒、发红、破溃,严重时可能造成过敏性休克。而体内的寄生虫则会危害胃肠道健康,出现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呕吐腹泻,严重可能引起脱水、营养不良甚至死亡。 无论是体内寄生虫还是体外寄生虫,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后果都很严重。铲屎官们一定要学会定期为猫猫狗狗做体内外驱虫,以防万一! 一般情况下,建议每月驱虫一次,特别是春季是寄生虫的高发季节,更要做好预防工作。对于已经驱虫的宠物,铲屎官们也不用过于担心,定期驱虫可以有效预防寄生虫感染,日常保持卫生,及时处理毛发和排泄物,不给寄生虫提供繁殖机会即可。
目前,市面上常见的驱虫药主要有阿苯达唑、塞拉菌素、阿维菌素等,此外还有非喹诺酮类药物如乙酰甲喹,以及杀虫脒。这些药物可通过口服、注射或外用涂抹,对各种寄生虫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,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造成寄生虫抗药性,因此需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。最好能够连续用药,效果会更好。 除了服用药物以外,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。
首先,要及时清理猫咪的粪便并做好消毒,处理粪便时,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,同时注意勤洗手。 其次,不要喂猫咪吃生骨肉,生熟食物要分开腌制,肉类要充分煮熟后再给猫咪食用。 最后,定期给环境进行消毒,特别是垫子、玩具等容易滋生细菌的用品,可以用稀释过的84消毒液擦拭,然后晾干。室内要保持干燥通风,降低寄生虫发病的概率。